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教到快要發神經的神經章節

神經學教案

(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個字組再一起就很奇怪XD)

前言:  

神經這個章節
很多抽象的名詞  也忽然冒出很多一輩子沒看過的專有名詞
還討論到各種相互關係與調控機制

如果學習過程中沒有經過思考  會變成一堆名詞的塞在腦子裡
很像是生物學學習黑洞的縮影

簡單的說  對學生學習來說  是個困難度較高的章節
所以取用這個主題為材料
想要讓學生在有引導但是還是有開放的空間下
學習如何組織知識  透過自己或是同儕討論  將知識更內化
以後不管遇到甚麼章節  都沒在怕  可以自己念得來

(好像很偉大  但是只是想教學生我覺得可以怎麼念生物)

(阿前言也真的廢話太多 =..+ )

單元 : 9-3 激素的功能   9-4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協調作用

教學設計概念

     一、專有名詞的學習方法
     
         1. 確認定義   以自己的話說出來

         2. 圖形輔助   (1) 以最簡潔的圖形或是卡通圖來協助專有名詞間的概念
                                (2) 圖形同時也可以呈現出思考的路徑

         3. 實例說明   以生物體中實例來具體化抽象名詞

         4. 譬喻連結   譬喻是為了使自己或是聽者更加了解
                                (1) 不為了譬喻而勉強譬喻
                                (2) 譬喻和真正名詞間的區別  不讓譬喻便成誤導
                                (3) 想例子的過程中  反覆去理解、釐清特定概念

    二、 將學習的過程區分成三個層次

         1. 閱讀書寫

              個人先閱讀課文內容
              在有限的學習單空格中   書寫整理出各段落摘要

              這個過程中先初步內化部分新知識
              自行以自己的方式架構知識   做為後面層次使用

              (1) 先抓出各名詞  再用符號連結
              (2) 不抄課文  可利用樹狀圖  卡通圖  表格等進行整理
           
        2.  口說教學
       
            (1) 將學習知識輸出的過程中  需要使得知識結構脈絡更為清晰
                  並且透過小組討論   發現個人對新知識認知的差異
                  需要更加深入思索辯論  甚麼是新知識真正的 keystone
     
            (2) 上台者  發現自己口說時  口頭禪  肢體上的特色
                  思考怎樣的表達方式可以更清楚呈現

        3.  評鑑

             透過評分  提出問題  與提出對各組報告內容的建議

             (1) 回溯自己在書寫整理  口語報告輸出時的思考邏輯
             (2) 思考與判斷   自己與同儕在書寫整理與教學呈現上的差異
             (3) 優化各組的內容  提出待改進的地方之外  也提出改進的方式
           

教學時間 :  4~5堂課

         
              1 節課時間寫學習單  (同時讓學生抽卡片分組)

              3~4 節課    小組討論並且報告 ,報告後提問並且說出各組優缺點

                  TOPIC 1   下視丘與腦垂腺的關係   (全班同一個題目,挑比較難比較複雜的)

                  TOPIC 2   激素與受體的作用機制
                                   AB組  激素作用於目標細胞膜上的受體
                                   CD組  激素作用於目標細胞膜內的受體
                                   EF組  比較上述兩者

                  TOPIC 3   正負回饋與拮抗作用       (每組題目都不同,有的組別是表演)          
                                   A 組   正回饋與負回饋
                                   B 組   負回饋與拮抗
                                   C 組   拮抗作用 以血鈣為例子
                                   D 組   正回饋
                                   E 組   負回饋  以 副甲狀腺素與血鈣為例
                                   F 組   負回饋  以 TRH  TSH 與 甲狀腺素為例

教學流程 

 (每次小組活動前上課前先分好組別與桌子)

  1. 小組討論  20分鐘
      (1) 互相比較整理的紙本摘要  將個人的整理方式解釋給組員聽
      (2) 統整出最佳的方式   (這個過程中有學生會查網路資料輔助)
      (3) 黑板化分成六格 各組同時寫在黑板  作為口說提示
      (4) 小組內互相練習報告主題
 
    討論前提示
      (1) 各組要安排好位置  確認每個組員都能輕鬆的參與討論
           可以在座位上  地上  走廊  站著或坐者  
  
      (2)每個組員的能力不同  有的人擅長書寫整理  有的人擅長將文字轉成報告
          有的人擅長把報告變有趣   
          每個人盡量提出自己的想法  才能挖掘到每一個組員的專長 
          
      (3) 每個人的觀點不同 沒有對錯 但需要討論
           如果可以 練習當一個討論的主持人 統整者 
           訓練自己在短時間的討論中  從各方論點中整理重點的能力

      (4) 先想好怎麼報告  再上台寫整理


2. 上台報告
     (1) 抽卡片 分組的時候 每個學生會拿到一個編號

     (2) 每一組當場抽編號  報告時間不限

    報告前提示
           報告者   上台不可以帶小抄    聲音要夠大  視線要看全場  
           台下聽者   專注   評分(包括版書與台風)   寫下疑問與優缺點              

 3. 評鑑報告內容
     (1) 每一組經討論後  提出其他組的優點及可以改進的地方
     (2) 藉由提出代改進處  再引導全班思考如何改進會更好

    評鑑討論前提示
     (1) 評鑑有兩大重點  
          提出別組的優點給予明確的鼓勵   例如  哪個舉例很好  幫助我釐清兩個構造的關係
          待改進之處是希望上台的同學更好  所以要說出如何改進
           
     (2) 當提出缺點時,要考慮到上台同學面臨到很大的壓力與挑戰
           而給與友善的建議
           報告者也要理解  面對上台的恐懼才可以有克服的可能  
                                         利用上台檢視自己的台風  口頭禪
     (3) 仔細去想每組報告及觀察版書
           怎樣才可以更正確的傳達訊息  做為一個接收者 你有接收到對方想傳達的
           為甚麼報告者想表達的內容  聽者不一定可以接收到


  教學工具:  

    學習單  每人一張
 
    評分表  每人一份  評他組報告三次  
                  小組評分表上註記最後平均所有組員的評分


學生作業


呈現方式有圖形  卡通  還有文字  有的很簡潔 有的很詳細
很清楚的跟學生說  這是個人筆記  不一定怎麼整理才是對的
而是符合你個人思考的邏輯

學習單的右上角有一開始抽組別的編號
A~F組每組各有6~7人
(因為編號要用好幾堂課,學生很容易忘記,只好叫她們寫下來)















常出現的迷思概念


 1. 不太了解 腦垂腺後葉為甚麼是神經組織

 2. 下視丘分泌釋素 影響 腦垂腺前葉,下視丘分泌 激素 到 腦垂腺後葉釋放
     (不把釋素當成激素)

3. 激素與受體的關係  不知道為什麼受體有的在膜上 有的在膜內
    無法與激素的成分做連結

5. 不太能抓出   激素作用後如何影響目標細胞生理  --> 活化蛋白質 與 改變基因表現

4. 對於激素與酵素不太能區分  

5. 下視丘  腦垂腺前葉  與其他腺體的關係   回饋的層次建立不明確

6. 正回饋的意義

7. 拮抗作用與負回饋分別如何達到恆定性


教學心得

1. 由於小組活動重複三次,經討論後學生會發現要注意
   (1) 重點整理的版書字太小、顏色對比
         (一開始真的會把所有東西全部塞在一小格裡面)

   (2) 上台後要先介紹一下主題,不要背對聽者 不要擋住黑板
       
   (3) 要吸引聽者,利用譬喻、口號或是雙向問答
 
2. 每次小組活動後都有針對各組報告進行討論
    這是我覺得這一次最大的收穫

    藉由討論可以引導學生自行釐清更多迷思概念
    當場回饋給學生  可以互動討論思考過程

    例如 1.  有幾組第三次報告 使用演戲  但是同學看不懂  提出來問她們
                  小組便說明她們的梗在哪  跟主題有甚麼相關
           
                  接下來 請學生思考  這一組加入哪些步驟可以讓觀眾懂
                  演戲呈現主題時 有甚麼優點 ? 但為什麼有時候看不懂
                  可以怎麼樣更使觀眾進入該組的思考脈絡
           
            2. 譬喻的修正  拮抗作用

                舉  無腦小皇帝 在  宦官與外戚之間  被兩者相互巴結  兩者權力因此平衡
                學生說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明拮抗的恆定性
                但是沒有辦法說明兩種激素作用相反的機制

                各別想過後  提出要怎麼修正
                例如  當皇帝太累的時候   A臣子叫他去玩去放鬆  
                          當皇帝太鬆的時候   B臣子叫他要認真朝政
                          兩者作用相反  維持皇帝穩定

                (這個例子真的很不錯阿)  (透過修改的過程  學生更了解拮抗)
   
             
               ps. 有一組學生舉出SM當做正回饋的例子  其實我也覺得很經典.....


   3. 時間越長  學生自行修整的越精緻

      我常常一個小組活動就只用一節課 (要非常有效率)  所以小組討論時間有限
      版書也只能寫上去不太有時間修改
      報告大部分是維持正確性  但比較不能激發出創意
      另一方面  報告後回饋也比較不能多次來來回回

     後來最後一次小組活動延長成兩節
     學生黑板的版書自己越看越怪,會一直討論一直修
     報告的梗也越想越多
     而回饋後的東西也越來越精確而完整

     兩個模式都是我想要的  前者可以學著如果時間很短  要有效率的討論
     後者是當學生已經懂得怎麼討論  給多一點時間磨出好東西

 4. 試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是很大的挑戰 ,但是我相信我的教學年資 (阿阿阿~~) 
     有給我足夠的東西去穩定學習的品質。
     
     老實說,我最後一兩節課還是很俗辣的補充一些學生常常說錯的迷思概念,
     沒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整自行打掉重建。
     
     另一方面,為了避免一般報告時大家聽不懂的情況,
     課文內容透過學習單個人書寫,小組上台前的討論,
     基本上大家在還沒聽報告前已經有點概念,
     以此為基礎,才能夠去討論別組的報告內容是否正確。

5. 這樣的教案 主要是提供更多機會去討論 發表  
    更重要的是  讓學生理解閱讀能力、書寫能力不是全部的學習
    如果能教會別人  甚至於評鑑別人的內容  將是更進一步的學習
    
    我們都會恐懼自己不在行的部分(很多學生很怕上台) (我也蠻怕說錯話的XD)
    但是挑戰自己不在行的部分 才能有所成長

    學校就是個學習的場所  我想提供的不是個完美上台的機會
    而是想要建立一個可以犯錯   然後大家從錯誤中更了解正確 
    甚至很多時候並沒有對錯  而是去接受更多元的方式
   
   

在這裡要大推一個TED的演講 (這是課後學生推給我看的)

Eduardo Briceño: How to get better at the things you care about




如何將在意的事情做得更好?

    (1) 相信自己可以改善 improve
    (2) 想要改善
    (3) 在learning zone中 進行 刻意的練習 deliberate practice
    (4) 能有 low-stakes situation 可以忍受錯誤的環境

演講中後段有提到學校的角色,如果不能提供學生能夠犯錯的機會,將使學生終生都因為害怕犯錯,而只選擇做自己以經熟悉的部分,因此無法獲得更多的進步。 


小組討論




小組要討論如何表演時 到走廊練習




各組上台寫版書